李永刚在陕钢集团首届三次职代会上的讲话(2014.1.8)
发布日期:2014-01-10    
0

在陕钢集团首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14年工作会上的讲话
李永刚
(2014年1月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陕钢集团首届三次职代会暨2014年工作会即将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之际,我们集团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我们全集团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抓好2014年各项工作,实现控亏扭亏目标和推进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午,张董事长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在全面客观总结2013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对2014年各项工作进行了科学扎实细致的安排,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对于我们企业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各种挑战,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扭亏增效的突破性进展和企业持续健康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扎实贯彻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逐级分解,体现到实际工作之中,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强调五点。
一、信心要足,决心要大。
信心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首要条件和根本立足点,只有树立了坚定的信心,才能开启成功之门、踏上通往成功的道路。面对2014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必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意志和决心,必须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气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怕困难,不找借口,才能心劲强、干劲足地为实现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去埋头奋斗。
我们的信心和决心来自于以积极的态度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大的宏观情况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纪元,各种改革措施即将在2014年陆续出台,势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和变化。同时,重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举措,将给钢铁行业走出困境提供新的机遇。
二是从行业的角度来看,2014年将是钢铁行业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严格落实环保要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年,整个行业将会在变化和调整中,继续实现盘整中的向好发展。
三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钢材市场在中长期的时间内,仍将维持一个合理的需求增长区间。据专家预测,即使是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今后一个时期每年仍将有3-5%的钢铁需求增长,钢材价格也将会逐步稳定在一个基本合理的区间。
四是从我们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钢后生产能力已基本实现了匹配,这就为进一步降本增效提供了好的条件。同时我们企业所处的区域优势明显,企业产品的市场空间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全集团上下在降本增效、控亏扭亏方面的认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统一,这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思想基础。
我们的信心和决心还来自于同行业兄弟单位降本增效给我们的深刻启示。首钢京唐公司靠四条经验全员挖潜增效成效突出。这四条经验是:人人背指标、全员降成本;深挖细抠,少花钱多办事;面向市场,全力创效增效;“把家虎”,做到滴水不漏。靠这些做法,去年京唐公司全年实现降成本近20亿元。邯钢作为钢铁行业成本管理的典型,其经验在上世纪90年代就驰名全国。面对目前严峻的行业形势,邯钢紧紧抓住挖潜增效、管理增效、科技增效的“牛鼻子”,苦练内功挖效益,去年降本增效40多亿元。两个兄弟单位降本增效给我们的启示,归结起来就是:信心很重要,办法来自于信心。
2014年虽然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但并不是说我们因此就没有希望,恰恰相反,我们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要有这个信心。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我们就一定能取得降本增效、控亏扭亏攻坚战的胜利,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二、观念要变,认识要新。
观念是主体对所认识事物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与看法。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主导什么样的行动。观念积极,行动必然主动,反之亦然。我们做工作、干事业,必须要有正确的、先进的、符合时宜的观念。
我这里讲观念要变,认识要新,主要强调全体干部员工要树立“十破十立”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即:一是坚决破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己日子自己过,增强自主发展”的观念,解决寄希望于上级支持,坐等机遇的问题;二是坚决破除“一味等待市场好转,寄希望于市场恩赐”的思想,树立“市场不相信眼泪,竞争不同情弱者”的观念,解决心存侥幸、守株待兔的问题;三是坚决破除“困难太大太多难解决,陕钢咋搞都是亏”的思想,树立“只要信念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观念,解决信心不足、畏难退缩的问题;四是坚决破除“别人的经验的确好,我们情况不同学不了”的思想,树立“先进企业能做到的成本、我们也能做到也要做到”的观念,解决好强调客观、总找借口的问题;五是坚决破除“回避矛盾、求安求稳、不愿破解难题、图轻松”的思想,树立“问题倒逼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解决好安于现状、僵化保守的问题;六是坚决破除“我们的潜力已挖尽,我们的指标难提升”的思想,树立“拧过的毛巾也能拧出水、空油桶也能刮出油”的观念,解决大手大脚、管理粗放的问题;七是坚决破除“出工不出力、上班混日子”的思想,树立“工作靠竞争、在岗要尽责”的观念,解决冗员低效、盈亏与我无关的问题;八是坚决破除“收入只可增不能减,职位只能升不能降”的思想,树立“效益决定收入,贡献决定分配,业绩决定升降”的观念,解决完成指标和不完成指标、干好干坏都一样的问题;九是坚决破除“我的利益大于天、企业利益我不管”的思想,树立“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观念,解决利益狭隘的问题;十是坚决破除“好不好与我无关、行不行全在领导”的思想,树立“我们守的是同一个锅、端的是同一个碗”的观念,解决责任缺乏、使命淡薄的问题。
观念变了,认识新了,我们降本增效的思想基础就更牢固了,力量就更强大了。否则,思想观念的牢笼就会困扰我们的降本增效行动。我们必须在破中求立,立中求进。
三、目标要明,责任要清。
有了目标,才有奋斗的方向。有了责任,才有落实的动力。今天会上,我们明确了2014年的任务目标,我们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大目标来展开,朝着这个大目标去努力,向着这个大目标奋进。
目标要明,责任要清,就是要求各单位要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全年目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标层层分解体系,使所有生产要素环节和价值链条上的降本增效主体责任清晰、目标明确;就是要求各单位要夯实责任,各人自扫门前雪。使每个单位、每个人都要清楚本单位以及自己在完成全年目标中的责任,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标,上下肩上担责任的目标责任体系,用高效的目标责任体系,确保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集团各项生产经营目标任务。
四、措施要实,方法要好。
措施,就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办法。任务明确了,责任夯实了,就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好措施、好方法去推动、去实现。要针对采供、生产、营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原因,一项一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要瞄准核心环节,找准关键问题,对症下药谋求突破。要围绕“铁前降成本,钢后挖效益”做足功夫,下势解决一些制约和影响系统效益的瓶颈问题,并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这里突出强调方法要好。要建立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的刚性原则;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用好奖惩杠杆;要敢于动真来实,必要时要实施责任追究。这样,我们的全年工作任务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五、素质要强,作风要硬。
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素质作风是保障。
素质要强,作风要硬,就是要“敢”字当头。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责任,要敢于破解难题,要敢于挑战自我,要敢于向目标迈进。“敢”既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素质过硬的要求、也是作风过硬的体现。
素质要强,作风要硬,就是要“实”字领先。要摸清本单位实情,真心实意地去一道研究解决影响降本增效的原则问题,不搞花架子、不搞一阵风,不装样子、不走形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实处挖潜力,向实处要指标。“实”既是素质的要求,也是作风的体现。
素质要强,作风要硬,就是要“抠”字为要。对涉及降本增效的每一个要素环节,从物资供应到计量检验,到生产冶炼轧制,再到营销,都必须层层把好关,层层抠指标,形成守土有责、各把一关的降本增效格局。“抠”既是降本增效的本质要求,也是作风的体现。
素质要强,作风要硬,就是要“清”字为重。围绕降本增效,要始终掌握实情,始终掌握本单位成本的第一手资料,始终搞清影响我们降本增效的问题,始终搞清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总之,既要搞清宏观的整体情况,又要弄清具体细节的问题,做到问题和措施了然于胸。要善于“望、闻、问、切”,定期分析影响降本增效的瓶颈环节和薄弱点,做到过程控制、动态改善、问题明了、措施得当、有的放矢。“清”既是降本增效的本质要求,也是作风的体现。

同志们,当前我们既面临挑战,又拥有机遇,大家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善于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逆境中谋求进步,认真贯彻落实今天会议上的各项安排部署,努力扎实干好各项工作,坚决实现各项既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