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年味渐浓,人们欢天喜地地准备年货,忙得团团转。而镜头下的一线生产工作者也在以饱满的热情工作,在声声爆竹声中以他们独有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镜头一:焊花飞舞迎新年。
“小赵,坐下歇歇再干,你腿不麻啊”。我对蹲在厚厚的钢板前的焊工小赵说。
“不麻,都习惯了,把这个大家伙解决完了,就可以放心过年了”,他头也不抬地回答我。
从我进机修车间大门到现在有二十多分钟了,他连续蹲在那就没动弹,先是在钢板上按要求的尺寸标注线条,再用焊枪顺着画线进行切割,再把成品放置到定点位置,以备不时之需。他的一招一式好像是细心的裁缝在裁减衣服,手中飞溅的焊花如同璀璨的烟花一样美丽,将角落里他瘦弱的身影映衬那么地明亮,那么地坚定。
镜头二:齐心合力组装忙。
接到紧急修理水泵的通知,两位钳工合力将转轴抬到地上,把零部件一个个地拆卸下来。有的零件时间久了,锈死在上面,扭不动,他们一个手脚并用将一头摁住固定好,另一个用铁锤耐心地敲打,或是用钣手拧动,汗水不时滴落在冰冷的地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俩的配合下,终于换上了新的轴承,看着重新启动运行良好的水泵,他们才放心地拿着工具离去。他们那弯成90度的腰,用力紧绷的双腿,用劲过大憋红的脸庞,在我的眼前久久不能散去。
镜头三:车床上的“工匠”精神。
“必须按我的尺寸加工,不能有丝毫差错”。
“放心,一定按你的要求切削,保证在节前完成你要求的全部任务”,技术员马敬卫和机加班长李胜军在车床前严肃地交谈着。
为了保证节日期间的零部件供应,李胜军天天守在铣床、钻床、车床前,加班加点进行加工。所有机床都是他的工作舞台,他带着护目镜聚精会神地低头加工,技术员所要求的零部件的钻、铣、切削数据,都会精准地记忆在脑海中,加工出的零件完美无缺。他精湛的加工技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镜头下的他们用他们的方式为公司新年献礼,节日期间生产的稳定运行有他们的一份微薄之力。你听,震耳的锣鼓声中有对他们的喝彩。你看,新年天空中绚丽的烟花是对他们的赞赏。他们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