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就是机会—读《有钱女人怎么做》有感
发布日期:2016-04-21    作者:宝轧公司-蔡晓燕    
0

《有钱女人怎么做》,看到这个书名,立刻让我想到张爱玲的话“我有一个恶俗的名字”。一直以来很讨厌这类很功利或博人眼球的书名,常常将它和浅薄和快餐文化联系在一起。那日在图书馆翻到这本书本不想染指,但还是耐着性子多翻了一下,原来这是一本介绍在金融危机下女性进行创业的传奇。

作者全玉敬在韩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韩国妇女更是对她津津乐道,视为楷模。在韩国1997年遭遇前所未有的金融大危机时,25岁的全玉敬逆流而上,白手起家,开始创业,她掏空腰包里仅有的钱,约合5千元人民币创办了一个英语培训班……而在第二轮经济危机到来的2009年,她的公司已经遍地开花,帐户上已有约合5亿元人民币资产……全玉敬在她二十余年的奋斗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多次危机。暴跌的股票市场使她奋斗了好几个年头才换来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在经营英语讲习班时也因政府强令禁止举办课余讲习班而蒙受重大损失。这些危机绝不亚于当今的金融危机,但全玉敬从未在危机面前低头,更没有失去对理想的追求,而是在危机中把握机会不懈努力,最终成就了一翻大业。

阅读此书时正遇中国经济迟滞不前,特别是钢铁业的寒冬时节。丈夫的生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大受影响,在阅读此书之前,每当丈夫讲到生意不景气时,我总是说,大环境如此,你目前跟同行比起来已经算做得不错了,事实也是如此。但讲地次数多了,真的连自己也有些消极懈怠。读了这本女性创业的书,突然感觉豁然开朗:是啊,我以前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危机就是机会!虽说一时还没找到新的突破口,但让人重拾信心。

危机是由“危”和“机”组成的,有“危”即有“机”,危机与机会同在,危机来临时,随之而来的还有转瞬即逝的机会,面对危机要保持头脑的冷静、思维的敏捷,极其沉稳地观察和分析所面对的一切,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机会把危机转化为成功的机遇。

在危机之中要想获得成功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心理不危机。来势凶猛的全球经济危机迫使行业洗牌,集体反思。这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换句话说,没有经济危机,作为创业者来说,作为企业自身来说,也该时时有危机感,一个没有紧迫感和应变力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创业者要发展成长,企业要生存壮大,总会遭遇拐点。没有创业是不经过波折的,要成功、要大成功需要呕心沥血,有逆境、有考验、有黑暗期。在逆境和考验中,要么逆势而动,要么被动等待。

    危机往往使人猝不及防,因而最好的办法还是不失时机地在危机中寻找新的机会。倘若具备了捕捉机会的慧眼,还需使自己充满信心,面对逆境不放弃追求才是对自身最大的信任。有了自信,你就会坚信施展才华的大好时光终将来临。

 

“智慧女性 书香家庭”主题征文活动